列印
上層分類: misc
點擊數: 10365

人到中年,不知道為何越來越喜歡回憶年輕時候經歷過的事情。Sound Practice(美聲實作,以下簡稱SP)雜誌,是影響站長很深的一個刊物,不論是對音響觀念或是人生,它是一本美國發行的地下刊物,主編是Joe Roberts,發行日期為1992年至1996年,第一次接觸這本雜誌大約是在1993年左右,我舅舅給我看了幾本中譯版,刊物的中譯名很貼切,取名者應花了不少心思,最早是由音樂與音響雜誌負責出版,出版過兩期,第三期以後出版者換成黃智鈺先生的版龍文化事業,正式與音樂與音響分家,黃智鈺先生當時在和平東路梅花戲院附近開設拓樸音響,兼美聲實作主編,校長兼撞鐘。

SP_CHT

美聲實作中文版

當時的站長就讀輔仁大學,剛剛取得攻讀電子工程學系雙學位的資格,(當時讀書只是副業,我是乙組游泳校隊隊長兼乙組網球校隊),翻閱了美聲實作以後,發現當時負責生產音樂與音響雜誌二十周年紀念管機的許珍孝先生所經營的工作室(音韻音響)就在輔仁大學大門的對面,那是一間典型的工業區透天水泥建築,一樓是梁中鄂先生的交直流工作室。我找了一天去拜訪兩家公司,先跟交直流的梁先生談了一下,雖然蠻欣賞他的機箱,還是被他的奇異言談與掛滿牆壁的美女養眼圖嚇到,接著到二樓拜訪許珍孝先生,一聊數個鐘頭,也就從此一頭栽入小功率真空管擴大機與高效率喇叭的世界。

嚴格說來,許珍孝先生並不算科班出身,他的電路架構也大多來自日本MJ雜誌,不過由於他的裝機經驗很多,而且很樂於分享,站長常常一下課就去找他聊天,當站長不自量力的提出幫音樂與音響二十周年機改良電路時,他也毫不吝嗇地提供站長裝機材料,算來那是站長第一次裝管機,也是第一次嘗試搭棚,結果機器響是響了,可是哼聲很大,不記得後來有沒有解決。後來站長用許先生的資源裝了一台真空管D/A converter當作畢業專題,也幫他算了一些電路的工作點,不過說實話當時的站長是菜鳥一枚,記得有一個並聯300B擴大機電路,推動級(好像是6BQ5?)的工作點雖然抓對了,選擇元件耐功率卻沒有經驗,導致成品機負載電阻過熱燒毀,許先生也是笑笑說把耐功率加大就好,現在想來真是有點對不起他。

透過許珍孝先生,站長陸續認識了黃智鈺先生和張文俠先生,我在這兩位前輩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黃智鈺先生曾任音樂與音響雜誌主編,日文和英文都很高段,所以和一般前輩專攻日文雜誌不同,他的音響知識更為全面,有些別開生面的想法給站長不少啟示,而張文俠先生是一個標準的行動派,所有跟音響有關的傳說他都會親自試驗,他的口頭禪就是耳朵收穫。張先生周圍有一群朋友對音響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例如熊園偉先生和向精業先生,常常大家找一個主題就聚在一起試驗,今天試電阻,明天試導線,雖然有些試驗的方法不夠嚴謹,但這種求知的慾望是我輩應當學習的。張先生也很照顧後輩,承蒙他的垂愛,站長得以以技術編輯的名義在雜誌社搖筆桿混稿費。另外在1995年左右站長剩下學分不多,有幾天在全真音響張老闆那裏打工,在那裏遇到一位修機怪傑老李李仁潭先生,他跟張老闆以前都是比特出來的,老李修過很多機器,當時因為身體問題已經退休,張老闆很多機器修理不好都要請他出馬,我雖然跟他相處的時間不長,自認還是從他身上學到不少修理機器的竅門。

聊到往事話就多了,回頭說說美聲實作吧。我在1995與1996年間翻譯了四期(#6 ~ #9,第十期英文版收到後不久站長就去當兵了,聽說那期中文版難產,拖了很久),當時黃先生蠟燭兩頭燒,又要顧店兼設計機器,又要翻譯,忙不過來,我便自告奮勇,其實還是為了賺稿費啦,一個字八毛錢對當時的大學生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我們的分工是我從頭盡量翻,黃先生從後面翻,通常我會翻譯到一半以上的內容,印象最深刻的是JC Morrison與Vinny Gallo (Future Boy的文章),從JC的文章裡可以學到很多新奇的想法,Future Boy的文章則是痛入屁眼(Pain in the butt,這是Future Boy很常用的一句俚語,站長為了翻譯這個俚語想了很久)。JC這幾年開了網站,建議大家有空去踩踩:http://www.labjc.com/

現在回頭看起來,以300B為首的單端擴大機在1990年代末的復興,Sound Practice這本雜誌居功厥偉,它把當時少數人的嗜好,成功轉化成成一股兼具懷舊、創新與浪漫的綜合體,那是一種很難貼切形容的風潮。藉由它的鼓吹,讓許多人願意去嘗試單端管機,這股風潮甚至吹至主流音響雜誌如Stereophile。站長當年半夜常在拓樸鬼混,親眼目睹許多人初次聽Audio Note Kit One那種震撼,據說連老前輩李國和先生某天都有感而發,說沒想到單端這麼好,被音響雜誌騙了這麼久。雖然每期的SP都會有一些非單端擴大機的文章,不過比例與份量上都不如討論單端和高效率喇叭來得多,這也註定了SP壽命不長,畢竟單端擴大機就那幾個架構,能用的梗不多。前些日子和黃智鈺先生通了電話,他因為小孩的環境早已遷居宜蘭,提到台灣的音響環境,他表示實在不容樂觀,甚至有轉業的念頭,雖然站長知道他是半開玩笑,還是感到他的無奈。

有一天在網路上亂逛,逛到牙尖嘴利音響頻道一篇2008年底的文章寫到Sound Practice電子版被放在ebay上賣,賣家是原主編Joe Robert,立刻下標買了一套。寄來的是一張CD,文章是以PDF方式儲存,除了原來的十六期以外,還收錄了未發行的第十七期部分文章。藉由這個機會,站長也跟Joe Roberts連絡上了,他目前住在維吉尼亞州,和一間韓國公司Silbatone合作開發產品。如果有網友希望購買這張CD,可以在ebay上搜尋賣家n5kat

SP_CD

Sound Practice CD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