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裡站長大致介紹了 JBL 431x系列監聽喇叭的歷史,事實上這系列喇叭一直在音響界有很高的爭議性,喜歡的人認為它是聲音精準的監聽級喇叭,不喜歡的人大部分的感想都是中高頻吵 雜,低頻多而不沉。在這篇文章裡,站長試著以近代喇叭設計的觀點來探討431x的設計優缺點。以時間點來看,4310在1960年代橫空出世,成就其一代 名器的地位,當然有其一定的實力,不過在五十年後的,它的設計是否還足以擔當錄音室監聽喇叭的重任,就很值得細細商榷了。

JBL 4312e,網路圖

先從JBL公司自己對431x系列的改款歷史來看,從4310到4311,是一個將箱體設計簡單化的過程,在4310裡,設計者把中音與高音單體放在同一 個平面上,高於低音單體約1cm。一般來說,這種設計多是為了取得時間軸上的一致性,通常都是低音單體比中高音單體突出,以補償低音單體較深的振膜所造成 的時延,一些有名的例子包括B&W Matrix 801,Wilson Watt/Puppy。4310反其道而行,中高音反而高於低音,其中奧妙就不得而知了。不論如何,從4311以後這個設計就被取消來看,這個特殊的處理 似乎沒有帶來太大的聲音優勢。

從4311到4312A,則 是為了將高頻延伸到20KHz以上,以因應數位訊源的高頻響應。到了2000年左右,JBL美國廠已經將4312系列移出專業系列,以重新設計過的 LSR(Linear Spatial Reference)系列取代之。第一代的LSR系列有LSR-12P,LSR-25P、LSR-28P與LSR-32等四款,前三款編號後面帶P的為主 動式喇叭,LSR-32則不論在單體配置或是音箱容積都和431x系列非常接近,可視之為4312的欽定接班人。最新一代的LSR系列於2010年左右推 出,LSR-32的後繼款編號為LSR-6332,與LSR-32最大的差別,就是高音單體的改變,LSR-6336高頻響應號稱可以達到40kHz。除 了重新設計過的箱體外,LSR設計上最大的更動是可拆卸的中高音面板,以及分音器改用複雜很多的四階Linkwitz–Riley設計,前者是為了喇叭不 論在直擺或是橫擺都能保持高音在中音單體的上方,而後者則是現代喇叭設計的主流,確保頻率響應平直,比起老前輩431x是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
LSR6332,JBL現役錄音室監聽喇叭。來源:JBL官網



LSR6332分音器電路圖,比起老大哥431x系列複雜許多。來源:JBL官網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4310的分音器設計,4310的分音器編號為3111,電路圖如下:

JBL 4310分音器,來源:JBL官網

JBL 4310分音器照片,網路圖

觀察這個線路,不難看出當年 4310設計者的想法。低音完全沒有經過任何高低通網路,也就是說,這支編號為123A的12"低音單體工作在全音域,從測量值來看,123A大約可以平 順響應到1kHz,其後開始滑落,到了5kHz左右平率響應又開始上升,超過6kHz以後開始一路滾降。接下來,中高音兩支單體分別串接一個3uF與 13.5uF的電容,做簡單的一階高通濾波,而中音單體也一如低音單體的做法,並沒有任何電路限制它的高頻截止點,而是任它自由發揮。這支編號LE5-2 的單體,雖然做工很精細,實際上的頻率響應卻是相當不平滑,6kHz左右頻率響應甚至可以差到十幾dB,LE5系列似乎都有這個特性,根據JBL原廠資 料,無論是LE5-2,或是後期的LE5-6、LE5-10等等,頻率響應都差不多。接下來高音單體也在6kHz左右加入合唱行列,換句話說,在6kHz 左右,三支單體是同時發聲的,這也許就是此系列喇叭音色如此特殊的原因吧。

到了第一代的 L100,JBL似乎有要改善分音器的打算,因此除了低音單體維持完全沒有分頻電路外,中音與高音單體都由原先的一階高通改為二階高通,所以多了兩個電 感,另外中、高音單體上上還各串聯了一隻電阻,其餘的設計理念仍與4310相同。這樣的設計在不久後的L100就不見了,又改回最原先的兩顆電容,從此一 直沿用到4312。

早期的L100分音器電路,來源:JBL官網

早期L100分音器照片,網路圖,可以看到多了兩個電感

根據JBL原廠的資 料,431x系列的分音器是經過無數調教,無數實驗後的結果,集精準與完美於一身,站長的慧根不夠,無法參透其中奧妙,國外有一些人改L100的分音器, 有一派是沿用原設計,把123A或是2213H當成全音域單體使用,另一派則是採用近代的分音器設計理念,把高中低音在頻譜上完全分開,到底何者為優?可 能只有親身實驗才會有答案吧。

參考資料:
http://www.jbl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