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rs

Tannoy_gold_12_1

這對單體是大樹在ebay上標的,本來是我自己要買的,大樹看我玩Tannoy心也癢了,就把機會讓給他。會看上這對單體是因為它是後期泡棉邊的(一說橡膠邊,實際上看起來和摸起來都像我的HPD385泡棉邊),根據我測過所有Tannoy系列,泡棉邊的低頻通常沉上一大截,這在12吋的單體上尤其重要,而gold的高音號筒做的比HPD系列的細緻很多,雖然有一說泡棉邊低音肥,不如硬邊,不過硬邊和泡棉邊的低頻頻率響應完全不一樣,不知道這樣比較有何意義?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這次ITU-T SG15 Question 4會議是在法國電信巴黎研究中心舉行,恰好站長在出發前看到一對不含分音器的Tannoy Monitor Gold LSU/HF/15/8,也就是俗稱的金頭,賣家在巴黎,結標時間站長正好在飛機上,因此丟了一個站長的底限,就上飛機了,想不到到了巴黎打開電腦一看,竟然站長是唯一的下標者,順利得標。

感謝比爾蓋茲音響溫先生提供Tannoy各代單體,讓站長有機會了解各代Tannoy 15"單體的特性,也可以將這些參數和網路上找到的做個比較,站長比較常參考的是http://44bx.com/tannoy/Tannoy_ts.html

Altec Biflex系列喇叭一直是我很有興趣研究的喇叭之一,他的基本原理就如同其美國專利第2834424所言,是由兩個紙盆組合,這兩個紙盆中間靠著高黏性阻尼物相接,在低頻時兩個震膜一起震動,高頻時則較小的震膜會脫離大震膜獨立運動,機械分頻點設定在1kHz。由於在高頻時實際上只有小振膜在運動,因此它的高頻延伸特性會更佳。

419-8B.420A.170年代的Altec 420A廣告
 

 

HD-1001W絲帶高音套件,網路圖

由於不小心買進了一對Altec 420B(交易失敗,已退回賣家,詳見前文:http://www.labc3.com/index.php/speakers/2011-04-05-13-44-43/62--altec-420b),想要幫它的12kHz高頻補上一顆超高音,於是在網路上尋找目標,無意中在diyAudio看到了一串討論,有一個玩家自己在家裡DIY鋁帶高音,這位老兄的DIY精神真是太勁爆了,從鋁箔壓製到框架製作一手包辦,磁鐵是用近代才有的銣鐵棚,由於用的是鋁箔振膜,他還自己繞了匹配變壓器,最後量測的結果不論是頻率響應或是效率都很驚人,看完不禁有種有為者亦若是的衝動。這系列文章可在以下連結看到:http://home.comcast.net/~hendentures/index_files/Page332.htm

參考國內外網站的討論,決定把HPD385原廠分音器的電容換成現代的塑料電容。原分音器附的是ITT出品的塑料電容,除了焊錫以外,Tannoy原廠還用了類似熱熔膠的東西把電容固定在電路板上,得費一番功夫才能逐一拆下。

HPD385玩了半年,對於他霧霧的聲音始終不是很喜歡。在逐一更換線材與接頭,連防塵罩都拆下後,實在想不到還有哪邊可以下手,只好看看分音器是否有改善空間。看網路上的評論,都說Monitor系列是越老的越好,雖然好在哪裡眾說紛紜,一致的結論都指出HPD385低音肥慢,跟前幾代音質有很大不同,應屬可信。只是我有一點疑惑,難道只是因為低音紙盆變重,就讓HPD385的清晰度遠輸於他的前幾代?花了幾晚研究了原廠分音器,驚訝的發現它的設計相當複雜,直接分析有點困難,跟標準的二階分音器比起來,有些許差異,再比較了前幾代的分音器,才發現其中原來有脈絡可循,以下就來看圖說故事吧:

Altec 755系列的聲音一直是站長的最愛,由於搬家的緣故,站長的一對755a失蹤近一年,生死下落不明。手上有兩對755C,一對放在舊家給老爸聽老歌,另外一對放在架子上落灰,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開聲。趁便以praxis測試T/S參數,以便日後參考: